中新社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市级医院“市民健康科普宣传周”和“医院开放日”活动1日在上海市肺科医院拉开帷幕。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医院开放日”就是展现“防疫部队”的力量,医生和疾控人员的力量。他表示:“我们要永远跑在病毒的前面。”
开幕式视频直播间,张文宏等四位专家线上聚首,分别讲述在抗疫第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同时,为观众科普常态化防疫下的传染病预防方法。
肖馨一边努力工作一边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很快成为了同事眼中的业务通。“肖馨是扶贫领域的百科书,扶贫方面的政策她已烂熟于心,我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都会去找她,她能立马跟我们解答。”周云祥说。
“小喽啰” 立志干大事
当时年仅23岁的肖馨刚到村里的时候,并不被村民看好。“这‘小喽啰(小孩子)’能行吗?又是城里的,她能帮我们什么,估计就是来这里过渡一下,用不了几年就要走的。”沃壤村花巷组村民尹丁芳说出了很多村民的怀疑。
1993年出生的肖馨是地地道道的井冈山人。2016年她从南昌大学毕业后,经江西省大学生村官统一招考,选派到井冈山市古城镇沃壤村。
看到村民生活越来越好,望着这片土地越来越美,肖馨说:“我很庆幸,我的孩子能够出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沃壤村全面脱贫、一个不少,是给我即将出生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也将尽我所能,让这片土地今后更加美好……”(记者 良保 张梦露 万瑞波 商杰 肖檬)
不收兵 为同步奔小康
“你马上要当妈妈了,为了我们还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注意休息。”见肖馨又来家里了解情况,村民张良廷立即搬来板凳让她坐下。
关注我们 微博@每日经济新闻 腾讯微信 订阅中心
说到肖馨的不怕苦不怕累,古城镇党委委员周云祥印象特别深。2016年,周云祥还在井冈山市委组织部工作,当时他带领16名刚考进来的大学生村官去农村体验种田。“来到田间,肖馨是第一个脱鞋下田干活。”
同日,上海市儿童医院推出30集《哈炫儿童健康小剧场》系列科普剧,围绕营养、安全、健康等儿童早期发展内容选题策划,每集5分钟,向观众普及30个主题的儿童健康知识。(完)
也就是在这一年,肖馨认识了丈夫。家人本打算2018年为他们举办婚礼,但为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肖馨决定延迟婚期,直到2019年,村里最后一批贫困户脱贫后,她才与丈夫举办了婚礼。
“怎样才能改变大家的看法?我该从哪入手?”肖馨问自己,思前想后,她觉得只有将自己沉入基层、深入群众、融入农村中去,才是唯一的出路,“你得明白村民们到底需要什么。”
于是,肖馨开始每天不间断地走村窜户。走访中,她将村民的生活生产情况,尤其贫困家庭致贫原因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晚上,回到办公室后,将了解到的情况录入信息,并针对贫困户不同情况思考对策。
贫困户张良廷种红薯做红薯粉,由于没有销路,每年总有一些货卖不出去,收入不稳定。得知这一情况后,肖馨立即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同学群等各种私人关系帮他拓展销路。
肖馨为张德林争取到了6万多元的土坯房改造资金。2017年,张德林全家搬进了新家。肖馨还帮他们申请了3个低保名额,争取到了政府公益性岗位,为他正在读中专的儿子申请到了每学期1500元的补助。
昔日的“乖乖女”,这一回违背父母的意愿,推掉了所有的相亲,撂下一句“村民不脱贫,我不找男朋友”作为回应。
不被看好的肖馨,自己心里也很紧张,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暗自抹过泪。“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差距相去甚远,狗见到你会大叫,追着你跑,真的有些害怕。”
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办村民之所盼。2017年,沃壤村成功摘帽,当初不被看好的肖馨迅速成长为村民心中的好干部。
据悉,此次活动以“卓越申城健康先行——防疫新常态品质新生活”为主题,首次采用线上与线下相融合的呈现方式。科普宣传周期间,“公共卫生的前世今生”“各学科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角色”等专题,带领人们了解公共卫生的发展历史与角色分工;“公共卫生领域里的慢病管理”“从SARS到新冠,市级医院的治疗策略”“如何让传染病远离我们”等专题,让民众对传染病不再畏惧。
古城镇党委书记王小辉刚见到肖馨时,心里也犯嘀咕:这个城里的小姑娘,又是独生子女,估计是养尊处优惯了的,能胜任乡村工作吗?
可肖馨完全没有任何心思谈婚论嫁,沃壤村的现状与它的名字完全不相符,这个古城镇的“十三五”贫困村,有贫困户57户、217人,贫困发生率约9%,要全面脱贫任重道远。
为帮助贫困村民脱贫,肖馨绞尽脑汁,甚至自掏腰包为贫困户买大米、买油、买牛奶、买电风扇、买电饭煲、买取暖器,却从不在贫困户家吃一顿饭,不增加群众一分钱负担。
贫困户张德林是沃壤村店前组的贫困红卡户,他和妻子是残疾人,全家5口人一直住在土坯房,遇到下雨天,家里就漏水,全家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总是担惊受怕。
肖馨手把手教张良廷利用互联网销售农产品。现在,网上订单越来越多,张良廷的红薯粉生意越来越旺。
“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工作这么认真、这么能吃苦。”王小辉书记发现,肖馨嘴巴甜,见到村民就叫爷爷、婆婆、阿姨的,村民越来越喜欢她,有什么好吃的,都会拿出来与肖馨分享,如果有几天没看到她,还会问是不是忙别的事去了。
“跟肖馨同事两年了,她从不怕苦不怕累,在她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与肖馨同一个办公室的尹兆军说,大家都有挂点贫困村,他深知扶贫工作不易。
“之前每年产红薯粉2000斤,今年我准备扩大种植,做3000斤,每斤红薯粉挣7块钱,一年下来收入起码2万多。”不再担心销售问题的张良廷开心地说。
随着了解的深入,肖馨感觉到身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也更加理解脱贫攻坚的紧迫,她没日没夜的工作,作息时间也开始变得没规律,办公室里的灯总是深夜还亮着。
“不过,既然当初铁了心决定去农村锻炼,就必须在这里好好干,干出一番新天地,改变大家对自己的看法。”肖馨不断给自己打气。
“要知道,如果一旦找了男朋友,就会分散精力,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回想起当初的那句“豪言壮语”, 肖馨微微一笑中透露着坚定。
看着肖馨连走路都不那么利索,还经常在山里走访贫困户,村民们都有些不忍。
如今,怀孕8个月的肖馨挺着大肚子,早出晚归,在发展产业、扶志、扶智、扶技上下功夫,为贫困户讲解政策,组织培训技能,发展合作社,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同步奔小康。
一个月后,全村情况都被肖馨基本摸清了,村里的贫困户情况更是记录得清清楚楚。
“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肖干部,不是她的话,我们一家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张德林说,现在家里情况好了,也脱贫了,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000多元。
这位27岁的“娃娃”村官究竟为村民做了些什么,受到村民如此好评?今天是五四青年节,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新时代青年,了解她的奋斗历程。
Copyright © 2020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
张文宏说:“新常态真好!前几个月,我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没有回家,夜里要去病房看病人。那种日子已经离我们而去,虽然有输入性病人,但一切尽在掌握。”他表示,希望大家相信,我们坐在这里,就是要保证上海新常态的不断延续,让民众过上放心的生活。
肖馨没日没夜地忙着扶贫,她的父母则张罗着她的终身大事。在父母看来,已过23岁的肖馨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也该找人家了。
“我们经常加班,她一个小姑娘从来不报怨。就在前两天,她挺着大肚子,加班到流鼻血。”尹兆军对记者说,当时大家都很担心,劝她回家休息,但她仍坚持把工作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