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胡喆)近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海洋二号C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此次任务搭载了一子级栅格舵系统,可对一子级返回段的姿态和落区位置进行主动控制,达到落区范围缩小85%以上的目的。
此外,此发火箭采用了一个特殊部件:一片从2019年长四乙遥三十八运载火箭上回收的栅格舵舵面。在对该舵面进行了检测分析,确保整体结构完整、无形变、无裂纹后,重新进行清洗、修补和重新喷涂防热涂层,使其具备了重复使用的能力。产品虽小,但却是国内运载火箭首件重复使用的箭上产品,是对后续垂直起降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重要尝试。
制造工艺方面,联发科官网公布的是7nm,不是目前最先进的5nm工艺。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具备发射多种类型、不同轨道要求卫星的能力,可实施一箭单星或多星发射,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2.5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同时,“树图区块链建筑业应用研究所——数字建筑应用平台”挂牌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为研究院揭牌。
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建筑学会理事长曹嘉明介绍说:中国建筑业在过去四十年里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但纵观整个行业,数字科技在建筑业的普及应用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此次与上海树图区块链应用研究所合作,将充分运用树图研究院区块链技术的行业领先优势,将数字科技与应用场景结合,建立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和建筑全寿命维护中的大数据集成,寻求行业的突破式发展,创立出独有的中国特色加技术的建筑业生态繁荣,做到每一个参加到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企业、产品和个人都各负其职,溯源追责。
此次搭载的栅格舵控制系统在一二级分离后开始工作,通过展开的栅格舵对一子级返回进行姿态控制,主动导引一子级朝落区目标点机动飞行;同时,将飞行信息下传至地面,为后续系统优化、拓展应用积累数据,并实现落区预报的功能。
据悉,树图区块链建筑业应用研究所成立之后, 将应用Conflux的公有链系统,结合实践案例,逐步推出并完善面向建筑业的区块链平台,其意义不仅将改变建筑业的传统管理模式,更有望成为其它行业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模板,其与其他多行业的融合更将催生出新的业务板块和发展空间,对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树图区块链建筑业应用研究所由上海市建筑学会牵头,汇集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科学家、建筑业领域的各类专业人才共同参与,他们是丁士昭,丁烈云,修龙,孟建民,技术委员会由龙凡、伍鸣、杨光、龚剑、袁烽、马钰伟、张俊杰、翟超、梁士毅、曹嘉明组成。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专注把区块链技术推广到行业应用的机构,是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天玑1000C,是联发科推出的第6款5G智能手机处理器,其他几款分别是天玑1000、天玑820、天玑800、天玑800U和天玑720,这5款采用的也是7nm工艺。
研究院CTO、Conflux 联合创始人、CTO伍鸣在论坛上也做了主题演讲,他表示:区块链技术具有数据信息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可持续记录、可追溯等特点,正可以为建筑业发展构建良好的底层架构,通过这一平台的建立,将确立起中国建筑行业区块链应用的标准和规范,为中国建筑行业的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区块链技术从模型阶段走向实战阶段,构建繁荣的应用生态的一次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