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中柬自贸协定破了哪些纪录?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与柬埔寨12日正式签署自贸协定。这个协定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刷新了一连串纪录,创下多个“第一”。
这也是第一个将“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独立设章的自贸协定。
WTO日前预计,受疫情影响,全球贸易复苏将更加缓慢,明年增速可能只有7.2%,远远低于此前预估的21.3%。如果各国诉诸保护主义措施,全球贸易受到的打击可能更大。
柬埔寨也在该自贸协定中迈出了开放的一大步。柬方最终实现零关税的产品达到全部税目数的90%,其中87.5%的产品将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现零关税。服务贸易方面,柬方在实验室研发、集装箱货运等部门承诺给中国最高水平的市场开放待遇。
例如,在货物贸易方面,中方给予柬埔寨货物贸易零关税税目比例高达97.53%,其中97.4%的柬埔寨对华出口产品将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实现零关税。加上部分降税产品,中方参与降税产品比例高达97.8%。
波黑部长会议7日发布公告说,部长会议主席(总理)佐兰·泰盖尔蒂亚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目前正居家隔离。
马来西亚政府7日表示,鉴于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决定将目前首都吉隆坡等地实行的行动管制措施实施范围扩大到国内大部分地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美5日报告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17988例,创全球范围内一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最高纪录。
法国公共卫生部门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法国过去24小时新增新冠死亡病例306例,累计死亡超过4万例,达40169例;累计确诊1748705例。法国国民议会7日投票通过了延长“卫生紧急状态”的法案,“卫生紧急状态”将延长至2021年2月16日。
在服务贸易方面,中方在金融、交通运输等领域给予柬方高水平市场准入待遇。与加入WTO承诺相比,中方在社会服务、医院服务、体育与娱乐和专业设计等22个部门及领域作出了新的市场开放,在金融、环境、计算机、广告、海运和旅游等37个服务部门及领域作出了改进。
中柬签署自贸协定的意义还不止于“第一”和“之最”。用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的话说,该协定签署是两国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新的里程碑”,必将推动中柬经贸关系提升到新水平。
从2020年初谈判启动到宣告完成,中柬两国只花了7个月时间,共进行了3轮正式谈判和多次首席谈判代表层面的磋商。考虑到自贸协定谈判通常都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都未必能谈成,这个进展堪称“神速”。
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据乌克兰卫生部7日消息,过去24小时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0746例,这是该国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单日确诊病例数首次破万。鉴于乌克兰及其邻国斯洛伐克新冠疫情恶化,两国边防部门将从9日起暂时关闭部分边境口岸。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6日表示,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丹麦最新出现的感染养殖貂的变异新冠病毒会影响未来新冠疫苗的效果。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7日宣布开始正式实施新版保持社交距离政策。根据新版分级标准,韩国大部分地区维持1级疫情防控。在1级防控状态下可以聚会或举行其他聚集活动,参加500人以上大型活动必须戴好口罩,相关工作人员须对公共设施周期性消毒、换气。
在疫情反弹来势汹汹情况下,中柬通过视频签署自贸协定,也表明了两国继续坚定推进经贸合作,以扩大市场开放促经济与贸易增长的决心。
中国此前多次表示,自贸协定对促进货物和服务自由流通、保持供应链完整、减轻疫情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加快商签自贸协定不仅有利于稳定本国外贸增长,也将为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提供支撑,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完)
世界卫生组织:截至欧洲中部时间7日16时33分(北京时间23时33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555872例,达到49106931例;死亡病例增加7910例,达到1239157例。
之所以能接连“破纪录”,一方面缘于中柬全方位友好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也表明两国都有强烈意愿深化经贸联系,推动双边贸易投资“更上一层楼”。
双方重申将深入落实中柬“一带一路”《合作规划纲要》,同意深入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经济走廊等重点领域合作,鼓励两国企业开展贸易、投资、产能和环保合作。
近期多国疫情卷土重来,其中不少都是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欧洲多国单日新增病例屡创新高,美国单日新增病例居高不下;拉美地区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千万。
中国商务部国际司负责人称,中柬自贸协定货物贸易自由化和服务市场准入都达到中国现有自贸协定的最高缔约水平。
这是双方迄今为止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的自贸协定。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截至北京时间8日7时20分,全球新冠确诊病例达49688351例,死亡病例为1248150例。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确诊病例达9831030例,死亡病例为236856例。